Free Essay

Mba Canditate

In:

Submitted By PonyJan
Words 350
Pages 2
内地城市挑戰已成現實-香港迪斯尼如何應對“兄弟之争”
2009年11月,迪斯尼落戶上海的消息一波三折,在香江引起不小震動。金融中心面臨挑戰、物流中心地位不穩……似乎在一夜之間,來自内地城市的競争,令香港“四面楚歌”。港人的擔憂折射出内地經濟的強大活力,也預示着香港不能戀棧過去的榮光。事實上,香港與内地城市的競争,從來就不是你死我活的較量,而是一場互利共赢的博弈,也是共同提升國際競争力的一場“兄弟之争”。
迪斯尼樂園引發滬港“暗戰”
2009年下半年以來,上海迪斯尼項目進展的情況頻頻見諸報端,香港各界的讨論也日漸升級。内地搶客源,香港怎麽辦?競争要來了,前景怎麽樣?上海要建迪斯尼,“蝴蝶效應”頓時顯示:遠在數百公裏之外的香港,陷入了嚴重的“集體焦慮”。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征用土地逾409公頃,是香港迪斯尼的兩倍;特區政府有關官員及學者都顧慮,東亞地區已經存在東京迪斯尼和香港迪斯尼兩座主題公園,在上海再建一座,是否會分流其它兩地客源,造成内部不良競争。香港一家媒體還就此采訪了一些正在香港遊玩的内地遊客,許多人表示上海迪斯尼開幕後,他們有可能會減少光顧香港迪斯尼樂園的次數。至2009年11月下旬國家發改委發布“上海迪斯尼樂園項目通過核準”消息,并指出項目占地116公頃。這個比香港迪斯尼還小10公頃的迪斯尼樂園,是亞洲第三個、世界第六個迪斯尼樂園,也是全球最“迷你”的迪斯尼樂園。這讓港人長出了一口氣。與此同時,香港的應對措施迅速展開,香港迪斯尼樂園日前舉行“小小世界過聖誕”亮燈儀式,其行政總裁金民豪表示,香港迪斯尼将展開大規模的擴建工程,計劃在5年内将樂園總面積增加23%,并添置30多項遊樂和娛樂設施,工程最快于年底前動工,可如期于2014年完成。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旅遊事務署副專員林錦平表示,面對上海興建迪斯尼樂園,香港不怕競争。香港會推陳出新,興建新景點,海洋公園及迪斯尼樂園也會擴建,香港還會繼續提供旅客入境便利措施。也有人認爲,香港和上海的兩處迪斯尼樂園度假區可以互補合作,因爲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是一個龐大而有潛力的市場,足以容納兩個迪斯尼樂園。

金融、物流挑戰陸續有來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在接受挑戰。随着内地經濟連年高速增長,上海作爲中心城市的地位日益突出,香港擔心自己的地位被邊緣化,而上海憑借雄厚的金融實力和最吸引外資的大陸城市等“資質”,成爲新的金融中心隻是時間問題。
就在2009年4月29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其中明确指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币國際地位相适應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将接受檢驗。據筆者一位供職于美林銀行的朋友黃書耀認爲,從長遠來看,上海将成爲亞洲乃至世界金融中心,一些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早已在上海跑馬圈地、先行布點了。他表示,也許在幾年後,會到上海去發展。
物流中心的競争也趨白熱化。近年來,天津要做北方物流“盟主”,上海立志要做全球物流的中心樞紐,廣州聲稱要成爲亞太地區最大的物流中心,連成都、重慶、甯波等也紛紛擺開要做國際物流中心的陣勢。有學者認爲,上海物流業産值以年均22%的增幅迅猛發展,且上海地處華東,是長江沿岸的龍頭,上可輻射至華北乃至東北,下可輻射到華南,有香港不可比拟的輻射優勢,潛力無限。
上海物流業的崛起,使香港産生了緊迫感。因爲,從目前的形勢看,粵港澳要聯合起來,以珠江大三角洲之勢作爲世界物流中心,才能與上海抗衡。廣東的物流業雖然起步較遲,但進展神速。香港物流業要想在内地擴大地盤,難免有與廣東、深圳短兵相接的一天。
事實上,在海空港航運方面,深圳與香港已接近平分秋色。以2008年爲例,深圳: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1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141.6萬标箱,連續多年居世界第四;機場:客運量居國内第四位,貨運吞吐量進入世界機場貨運50強。香港: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59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424.8萬标箱,居世界第三;機場:客運量超過4,860萬人次,貨運量逾360萬噸。
2009年6月,香港作爲航運及物流中心所面對的挑戰,成爲立法會關注的議題。有立法會委員質詢,内地經濟近年增長迅速,對進出口貨運服務需求巨大,但香港卻未能把握機會占取更大市場份額,香港航運及物流中心的地位正面對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應如何應對?相關部門答複時說,香港需擴大貨源腹地及提升競争優勢,在硬件方面,要建設具有戰略意義的港珠澳大橋;在宏觀層面,要與内地當局緊密合作,在港口和機場發展方面,達緻更明确的分工、合理的布局和優勢互補,等等。
香港機場的國際樞紐地位面臨威脅。2009年初,“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報告指出,香港國際機場最大的優勢是國際航線數目多,吸引不少内地旅客來香港轉機前往其它目的地,但近年北京、上海等機場已迅速開拓國際航線數目,國際航線倍增,令華北和華東地區的内地旅客,毋須再專程來港轉機。2000年,北京和上海分别隻擁有國際航點約60個和30個,現時則分别倍增至約90個和70個。内地航點方面,據2008年國家民用航空局及香港機管局數字顯示,京滬兩大機場遠超香港機場,北京有100個,上海有逾60個,香港卻隻有40個。
該中心建議,要提升香港機場的競争力,規劃中的港深機鐵出路必須配合珠三角發展,駁通内地城際軌道交通網絡,将香港打造成華南地區國際航運樞紐,屆時便可吸引珠三角區近5,000萬人口來港旅遊及消費。

“兄弟之争”提升國際競争力
香港與上海可以分工合作,各展所長。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認爲,上海與香港在金融領域絕不是“零和遊戲”,即使兩地可能會在某些方面存在競争,但這将是健康的、對雙方有益的競争。反過來思考,适當的、可控的、健康的競争,對滬港金融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當然,面對全球經濟危機,香港必須在金融業、旅遊業、貿易及物流業、專業服務業4大傳統支柱産業的基礎上向相應的領域擴展,使經濟基礎更加多元化;香港充分利用“一國兩制”下的機遇,配合國家的整體發展需要,在達緻互惠雙赢和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原則下,發展爲彙聚國内外資金及人才的國際融資、資産管理和離岸人民币業務中心。香港财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認爲,香港政府一貫堅定支持上海建設成爲國際金融中心,滬港雙方在很多方面可以優勢互補,比如金融人才交流,金融産品創新等,内地與香港的競争是良性互補的,也是有益的。
正是得益于内地城市“咄咄逼人”的競争,香港才能不斷思變圖新,保持更加旺盛的活力。如果隻是滿足于過去的光榮,事業發展一潭死水,香港即使不能被内地超越,也必然會在國際競争中全面敗北。香港與上海乃至内地其餘的城市,不過是“兄弟之争”,競争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提升城市的國際競争力。
背靠祖國的香港,與毗鄰的廣東在競争中合作,在競争中謀求長遠發展。粵港兩地政府正在共同編制“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把國家的宏觀政策轉化爲有利兩地發展的具體措施。此外,CEPA補充協議五和補充協議六,爲香港争取了一系列廣東省“先行先試”措施,将會繼續積極推廣,确保措施有效落實,并争取更多開放和便利措施。
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與内地優勢互補,對香港發展至關重要,一些數字或許能說明問題:由2004年到2008年,在CEPA下開放服務業貿易和“個人遊”計劃,爲香港創造了4.3萬個職位;“個人遊”實施後,訪港的内地旅客已超過4,000萬人次,爲香港帶來超過580億港元的額外消費;爲香港服務業者在内地帶來約460億港元的業務收益。由2006年起,符合CEPA的香港原産地标準貨物進入内地市場時,基本上可享有零關稅優惠,至今已有價值超過190億港元的貨物受惠,免除的關稅接近14億元人民币,等等。

保持國際特色是立身之本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唐方方認爲,在與内地城市的競争中,香港的優勢在于具有國際特色。就以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來說,香港有着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市場,有着與海外主要市場接軌的規管制度、法治精神、信息和資金的自由流通,這是内地城市所無法比拟的,也是香港作爲亞洲區首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因此,香港在競争面前,更要沉着應戰,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而是要看到自身的優勢,訂立合适的發展戰略。
香港的競争力無法被内地城市取代。如今,深圳和香港正在着手建設全球物流中心。香港大學一位教授認爲,這不是簡單的量的叠加,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個整體,形成按照物流自身機制運行的體系。深圳與香港兩地港口物流的操作效率在全球範圍均具備一定的優勢,但香港是自由港,在交易成本和效率方面具有更明顯的優勢,而深圳具有物流操作成本低的優勢。因此,深圳和香港共建全球物流中心,具有明顯的優勢互補性。
香港物流協會主席梁智敏指出,香港自由港的曆史由來已久,除貨物進出可享受到内地港口所不具備的免稅優勢外,港口運作的現代化程度也較高,此外香港航運的班次多、密度大,有利于廠商及時發貨,“在法制、低稅項、管理人才、國際金融、國際采購市場、國際航班以及國際貿易等方面,都受到全球商界的肯定,這也是香港航運最大的競争力”。
香港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城市,具有濃郁的國際特色;100多年來受西方文化浸淫,香港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立法會議員謝偉俊表示,香港的價值觀與迪斯尼接近,隻要保持其價值觀,香港便可保持旅遊業的優勢。香港可利用不同節日吸引遊客,如剛過去的萬聖節和聖誕節,香港兩個主題公園及其它景點都能帶動氣氛。
有學者認爲,香港旅遊業不能過于依賴内地市場,否則會失去國際特色帶來的優勢。旅行社協會主席胡兆英說,香港要利用本土文化推廣亞洲萬聖節、聖誕節之都,購物便利方面區内沒有城市可以媲美,要保持對東西文化的吸引力,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國際特色是香港的立港之本,也是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最好證明。風物長宜放眼量。香港不能隻是局限于與内地城市的競争,更要放眼全球,看到日新月異的世界,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更多的領域與内地攜手,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爲祖國争光,也爲自己揚名。這才是香港的根本價值所在。

Similar Documents